中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出炉!2018年将推出一万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计划
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“慧天地”即可订阅
(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)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542zf8ldt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质量为王 标准先行。1月30日上午,教育部召开第二场教育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,介绍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(以下简称“国标”)有关情况,这是向全国、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,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、587个专业,涉及到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,能源动力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,经济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、中央财经大学原校长王广谦,药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、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文兵出席发布会。
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,首次颁布的《国标》有三大特点:
一是既有“规矩”又有“空间”。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、保证基本质量,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,形象地说,就是“保底不封顶”;
二是既有“底线”又有“目标”。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,兜底线、保合格,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,也就是追求卓越;
三是既有“定性”又有“定量”。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,同时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。
吴岩表示,《国标》把握三大原则:
第一,突出学生中心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,创新形式、改革教法、强化实践,推动本科教学从“教得好”向“学得好”转变;
第二,突出产出导向。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,完善人才培养方案,优化课程设置,更新教学内容,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、社会适应度、条件保障度、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;
第三,突出持续改进。强调做好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,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,及时评价、及时反馈、持续改进,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。
此次发布的《国标》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,尽管专业类之间各不相同,但《国标》内容形式基本一致,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:
一是概述。明确该专业类内涵、学科基础、人才培养方向等。
二是适用专业范围。明确该标准适用的专业。
三是培养目标。明确该专业类的培养目标,对各高校制定相应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原则要求。
四是培养规格。明确该专业类专业的学制、授予学位、参考总学时或学分,提出政治思想道德、业务知识能力等人才培养基本要求。
五是师资队伍。对该专业类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、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、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要求。
六是教学条件。明确该专业类基本办学条件、基本信息资源、教学经费投入,包括实验室、实验教学仪器设备、实践基地、图书信息资源、教材及参考书、教学经费等量化要求。
七是质量保障体系。明确该专业类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、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、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等各方面要求。
八是附录。列出该专业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,并对有关量化标准进行定义。
标准为先 使用为要。教育部将推动《国标》的应用,让标准发挥以标促改、以标促建、以标促强的作用。
一是让教指委用起来。教育部将成立2018-2022年教育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,充分发挥新一届教指委作用,开展《国标》的宣传、解读、推广工作。
二是让高校动起来。《国标》发布后,各地、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《国标》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;各高校要根据《国标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培养多样化、高质量人才。
三是与“三个一流”建设紧密结合起来。教育部将把《国标》实施与“一流本科、一流专业、一流人才”建设紧密结合,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,适时公布“成绩单”。
此外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发布会上介绍,今年将推出“六卓越一拔尖”建设的一万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计划。到2022年二十大召开之前,中国将有20%的专业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以此保证中国人才培养质量能够在国际上一较高低。同时将推动鼓励省市各地方建设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,也就是“省队”。“国家队”的1万个专业和“省队”的1万个专业,将占中国高等学校40%的专业数量。
来源:教育部网站、青塔(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)
荐读
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
新一轮大学更名结果即将揭晓!46所高校进入教育部专家考察名单
编辑 / 王怡波 审核 / 范芷睿
指导:万剑华教授(微信号wjh18266613129)